2021年3月29日,纵横股份正式发布了纵横大鹏CW-15二代无人机,宣告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作为工业无人机的标准形态,进入了工业无人机2.0时代。这款二代无人机以其智能化、平台化和工具化的特点,代表了工业无人机领域的新发展趋势,为各种应用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标志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纵横股份自2015年以来,通过发布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成功定义工业无人机的标准形态,并在遥感测绘、能源巡检、安防监控、应急、环保等众多行业应用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遍认可。2015年到2020年,完成了工业无人机1.0时代。
纵横股份第一次在工业无人机上使用飞行全程主动安全技术。
CW-15二代搭载前视、下视毫米波雷达,在起飞、巡航、降落各阶段实时感知障碍物,通过智能避障算法,实现飞行路径动态规划。
用户通过已有的地形数据,在航线规划时充分考虑了地形,但是某个区域有很多电线或杆塔,或刚好新增了一个很高的建筑物,CW-15飞行过程中检测到障碍物,可立即改变飞行状态,重新规划飞行路径,保障飞行安全。
纵横大鹏使用的RTK技术,能让飞行器降落精度误差在5公分以内,为什么还要配备下视双目智能避障系统?
常规降落,降落点有突发状况(如有活物闯入等);应急降落,降落点有人员,或者为屋顶、悬崖、电杆、车辆等危险降落地,CW-15二代的下视双目智能避障系统,离地50米即开始自动进行地形智能感知,降落点智能筛选,同时运行GPU加速计算机视觉算法,实时规避,确保飞机安全降落。
配备有ADS-B的CW-15二代在飞行过程中,可实时感知160公里范围内飞行器,实现威胁预警,同时飞机通过调整高度或者飞行方向的方式,实现自动规避,确保飞行安全。
主动安全性还体现在飞机正常或应急返航中。CW-15二代基于高精度数字三维地图,利用快速全局路径搜索、路径规划和碰撞检测算法,实现点对点智能地形匹配飞行。
2019年10月11日,看完《中国机长》后,我们使用CW-15拍摄了一个工业无人机飞前检查视频,并发布在了抖音上。
一步步细致的检查,获得网友点赞:飞检用心,飞行放心。
但是很多人也在感叹,飞前检查这么繁琐吗?能否更简单易用一点?
得益于全闭环动力及舵面控制系统、全数字总线航电技术,CW-15二代可一键自动完成系统状态、传感器模块、舵面及动力单元多维度检查,高效易用。
你不用为了校准磁罗盘,抱着飞机在地面转圈圈了!CW-15二代起飞后,在你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在空中完成了磁罗盘自动校准,空中校准后的磁航向角精度高于地面校准方式。
全新的固件OTA功能,整机所有的通信节点、控制器均可进行固件升级。就像收到手机系统更新消息,可随心选择是否需要更新系统一样,通过纵横云实时固件匹配及推送服务,飞手在地面站软件上即可获取最新固件通知,一键进行下载、更新操作。
无人机、地面站、控制终端网络一体化。以前需要接串口线下载诸如相机POS、差分文件等数据,现在无需复杂的有线插接或设备切换,只要连上无人机WiFi后,即可自动下载,轻松管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
2010年,公司三位创始人抱着“可信赖的自驾仪,源自纵横自动化”的信念,成立了成都纵横。从做让人信赖的自驾仪,到做让人信赖的无人机,不断提高航空级高可靠性,是纵横人的追求。
在可靠性上,CW-15二代整机采用全数字总线航电技术,分布式航电系统组网在线管理,机载每一个航电设备在总线网络中,均可进行实时监测及管理,大幅提高电气可靠性。
三IMU冗余管理,飞控计算机可实时获取内置的三组IMU传感器数据,通过自检和互检融合的余度管理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当判断主IMU发生故障后,将平滑的切换到备份IMU。保障在主IMU失效的情况下,飞控计算机依然能获取到可靠的传感器数据用于导航解算,完全区别于简单的三套飞控系统或三套孤立传感器的粗暴累积。
主备份GNSS,主GNSS失锁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备份GNSS;主备份测向,飞控计算机优先采用双差分天线测向,磁罗盘测向作为备份。
健康管理系统采用了预置的故障模式进行故障隔离、状态重构和功能恢复。这得益于全数字总线航电技术和全闭环动力/舵面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使飞控能够实时监测每一个作动单元的状态。当某个作动单元发生故障时,飞控计算机会主动发出警报,同时结合每个作动单元的效率,自动重新分配控制权,以最大程度提高无人机的容错性,从而确保飞行的安全性。这种系统能够有效应对潜在的故障和问题,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