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2岁的博罗县学生魏中华在第二十三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总决赛,以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创新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中获得了两项一等奖。

“小飞手”魏中华
与无人机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小编带你一起来去了解
对无人机“一见钟情”
认真学习成为一名“小飞手”
初见魏中华时,他正在县城的航模训练基地练习无人机操纵技巧。受父亲影响,魏中华从小动手能力就比较强,对科技类的东西也很感兴趣,经常跟着父亲一起“捣鼓”家里的小家电。

魏中华

知道儿子是个“科技迷”,魏中华上小学后,魏爸爸就经常带着他去参观科技展。一次偶然的机会,魏中华接触到了航空模型运动,对无人机“一见钟情”。为了得到系统的训练,魏中华参加了博罗县三模科技协会,开始学习多旋翼无人机的相关知识及操纵方法,至此成为了一名“小飞手”。

每个周末,魏中华都准时到航模训练基地练习无人机飞行技术,一飞就飞三到四个小时。从一开始的不敢高飞,到现在可以操纵无人机飞越各种障碍物,他所付出的努力不言而喻。作为协会当中相对优秀的学生, 魏中华代表博罗在今年三月初参加了第二十三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总决赛暨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创新教育竞赛活动总决赛,并获得了无人机第一视角竞速赛小学组、无人机足球小学组两项赛事的一等奖。

运动员风采
无人机足球比赛
博罗县第五小学 魏中华
取得了 小学组
无人机足球赛全国冠军

△前排左二:魏中华

△前排左一:魏中华

运动员风采
第一视角FPV竞速赛
小学男子组:
博罗县第五小学 魏中华
取得竞赛 一等奖

△左二:魏中华
“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赛事简介
“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主办的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随着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无人机项目也首次被纳入该系列赛事中并成为一项重要的分支,旨在提高青少年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动手动脑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爱航空、爱运动的情怀,树立“航空强国、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
“小飞手”亦是科技“小达人”
除了是一名“小飞手”,魏中华还是一位科技小达人。就读于博罗县第五小学的他参加了校内的“童创未来社团”,开始学习制作机器人、编程等知识。由于学习认真、刻苦实践,他代表学校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比赛。 今年二月份,魏中华带着与同学共同制作的“农村环保蓄能空调系统”参加第二十一届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创新项目(学生发明类)小学组一等奖。



魏中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除了他个人的努力外,也离不开学校和协会的共同培养。近年来,博罗五小依托“复兴少年宫”项目,积极推动创意机器人、无人机编程等富有趣味性的课程,通过科学教育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学生们对科技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同时,博罗县三模科技协会作为民间组织,也积极承担“推动科技实践教育进校园”的使命,在我县部分中小学开展航模宣传活动,为学生们的飞翔梦想增添了动力。目前,我县像魏中华一样热爱科技、勇于创新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